闵行区:依托智慧监管推动知识产权保护转型升级,打造最优服务机制
(2021年03月16日)    

2020年,闵行区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区建设为重点,以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保护效果、运用效益、管理能力和服务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全区有效发明专利达22255件,位列全市第二;商标有效注册量达135033件,排名全市第五。在2020年全市知识产权营商环境测评以及市管党政领导班子绩效考核知识产权条线评价中均名列前茅。区局被评为上海市2020年度区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

一、积极运用智慧监管,始终保持知识产权保护高压态势

为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精准度,充分依托区局智慧监管云中心平台,将商标注册信息、商标侵权假冒、违法商标代理行为等信息纳入数据库,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对各种违法行为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同时,积极运用现代化办案工具和手段,以知识产权执法铁拳行动、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行动为切入点,积极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着力提升案件查处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尤其是结合疫情防控工作的实际需要,严厉查处侵权假冒违法行为,打击无资质专利代理行为,切实维护权利人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本区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发展。2020年,全局共查处商标侵权案件120件,罚没款267.3万元,罚没款较上年度同期增长29.95%

二、主动牵头部门联动,探索建立多元化的长效保护机制

积极构建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工作格局,牵头优化跨部门、跨区域协作,加强市、区和基层三级联动,形成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行刑衔接等快速协同保护体系。一是建立知识产权侵权快速协调机制、维权援助机制。在区内设立14个商标侵权易发风险点,针对消费量大、日常监管发现问题多、投诉举报较为集中的案件线索的开展快速受理、调查、处置,有效降低风险点侵权发生率。专门设立了中国(上海)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紫竹高新工作站,及时响应和满足企业打假维权需求。二是构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调解机制。20206月,在零号湾等6家园区及协会设立了上海市首批区域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室。多次开展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培训,不断提升企业园区的知识产权纠纷预防和化解能力。三是深化跨地区、跨部门知识产权保护协同机制建设。积极推进行刑衔接、情报信息共享及横向互通机制,定期开展辖区重点场所联合清查整治。全年共接收外单位移送知识产权类案件8件,移送公安4件,均已立案查处,处理率达到100%。其中区局与区公安局、检察院通力合作,依法办理的柏楚公司软件被盗版售卖案件,为当事人挽回损失19万余元,抓获侵权人2人,有效的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发挥舆论宣传效果,引导企业积极主动维护自身权益

通过多渠道、多方式的在园区、企业开展宣传活动,不断帮助企业提高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积极开展维权工作。一是以维权保护交流研讨会的形式突出知识产权保护的深度。通过特邀区内知识产权强企代表,组织区内企业围绕热点话题,采用全民研讨形式,充分激发现场参与者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二是以系列微剧的形式拓展知识产权保护的广度。收集近年来区局办理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知识产权保护案例,创作了一系列广播剧,通过新颖的宣传形式,进一步提升企业和社会公众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意识和纠纷应对能力。三是以保护驰名商标为抓手来提升企业的自我维权意识。通过引导米技电子电器(上海)有限公司申请驰名商标保护,指导上海阑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其所使用的“图片11.png商标构成驰名商标的证据材料,在帮助企业扩大驰名商标救济途径的同时,不断树立企业的自我维权意识,让企业更加重视自身的知识产权价值。

下一步,区局将结合本市高标准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和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要求,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区建设工作为抓手,围绕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高效益运用、高品质服务和高效率管理,持续提升知识产权综合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为服务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