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知识产权白皮书 时间:2025-04-23

  2024年,上海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贯彻落实《上海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推动知识产权事业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和国际知识产权中心城市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2024年,全市专利授权量15.08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5.07万件,同比增长14.28%;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为6822件,同比增长10.3%。截至2024年底,全市有效发明专利27.87万件,同比增长15.44%;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7.9件,同比增长15.3%。全市商标申请量34.91万件,商标注册量24.22万件,同比增长2.7%;至年底,全市有效注册商标量达到278.93万件,同比增长6.7%。上海作品版权登记数突破45万件,同比增长9.05%。上海获得农业植物新品种授权109项,林业植物新品种授权10项。上海连续第四年在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考核中保持优秀等级。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科技集群”中,“上海-苏州”集群继续位列全球第五位。

  一、知识产权制度保障持续加强

  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市政府常务会议四次研究部署知识产权工作,传达学习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召开2024年市知识产权工作会议暨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印发实施《上海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纲要和“十四五”规划实施推进计划(2024—2025)》。市知识产权局制定《坚持对标改革持续打造国际一流知识产权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上海市深化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对标改革和上海大学深化学科交叉融合培养紧缺型专利实务人才等2个案例入选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三批典型案例。打造版权服务“浦东模式”精准保障企业合规权益等2个案例入选版权强国建设首批典型案例。

  加强知识产权制度供给。市政府出台《上海市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上海知识产权创新奖评审表彰办法》《上海市知识产权领域市与区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市知识产权局出台《关于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会同市财政局修订《上海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市教委将知识产权相关工作纳入高校分类评价重点任务考评指标体系。市科委印发《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24-2027年)》。市市场监管局出台《关于新时代加强知识产权执法的指导意见》。上海海关制定全国首个过境货物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指引。

  落实“五个中心”建设任务。高标准推进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浦东新区、徐汇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任务稳步推进。市知识产权局会同市数据局出台《上海市数据产品知识产权登记存证暂行办法》并正式实施,至年底共受理登记申请260件、发证150件。会同市委金融办、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等四部门出台《关于促进上海市知识产权金融工作提质增效的指导意见》,认定首批125家银行机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特色网点,指导漕河泾开发区发行全市首单全市场化增信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全年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320亿元2223笔,同比增长40.6%和62.3%。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指导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上海农商银行等分别落地首单数据产品知识产权、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融资。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市版权局推进自贸区著作权快速登记服务创新,全年办理快速作品登记近2.3万件。市检察院首创科创园区法治副园长机制,推动19家检察院分别进驻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张江科学城等28个重点科创园区;与苏浙皖检察机关签署《关于共同推进商业秘密保护的意见》。市知识产权局与苏浙皖知识产权局共同举办2024年长三角知识产权一体化主题活动,签署高价值专利培育转化、技术调查官等合作备忘录,举办第二届长三角地区大学生知识竞赛、高价值专利运营大赛。市高级法院指导辖区法院建立集群产业跨地域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机制。上海海关与长三角海关加强协同,形成《长三角海关知识产权一体化保护工作重点任务(2024—2026年)》。青浦、金山分别与苏浙相关省市签署知识产权战略合作协议。黄浦、杭州、苏州、芜湖市场监管局签署国家级商业秘密保护试点共建协议。

 二、知识产权运用效益加速释放

  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市知识产权局会同市科委、市教委、市卫健委深入开展高校院所和医疗卫生机构存量专利盘点、盘活工作,累计盘点专利6.8万件,其中4.3万件进入国家可转化专利资源库,上线上海市专利转化资源库,累计转化专利7600余件。新建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6家,实施高价值专利升级培育项目11个。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上海)国际服务平台、上海技术交易所全年实现知识产权交易604宗共298.4亿元。130件专利产品获得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总产值超过700亿元。

  支撑重点产业强链增效。市知识产权局升级实施专利导航赋能区域重点产业强链增效项目,支持各区面向“十五五”开展区域产业规划专利导航项目32项。会同市经济信息化委指导先导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促进中心分别发布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产业专利导航报告。市科委深化“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健全多元投入机制,积极引导企业投入基础研究,支持加快先导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年新增市级专利工作示范单位39家、试点单位117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示范园区8家。新增市级版权优势单位、园区(基地)10家。

  加快商标品牌建设和地理标志产业发展。市知识产权局指导商标品牌创新创业基地和商标品牌指导站开展专利产品商标品牌培育提升行动,新建商标品牌创新创业基地2家、商标品牌指导站5个,举办全市商标品牌业务培训。实施“松江大米”和“崇明老白酒”上海市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项目,指导市地理标志联盟发挥功能。在 348家商业单位的8875个门店开展“销售真牌真品,保护知识产权”承诺活动。市国资委印发《关于鼓励和支持本市国有企业品牌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

 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加大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市知识产权局会同市司法局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工作的实施方案》,建立市区两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工作体系。编制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公共信用信息修复指南。健全地理标志保护体系,上海“奉贤黄桃”“马陆葡萄”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工程。健全海外维权援助机制,在墨西哥城新建上海企业海外知识产权服务站。建设海外知识产权纠纷信息预警平台和应对指导机制,发布美国、日本、欧洲以及“一带一路”国家专利商标申请指南等。发布第十五、十六批市重点商标保护名录,重点保护商标数量达到1176件。市商务委持续提升知识产权海外维权援助服务能级。市公安局在16个区建立“蓝鲸”护企工作站。市司法局、市贸促会推动成立上海贸促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预审产业范围进一步拓展,在临港、黄浦、静安、普陀、杨浦、松江等六个地区建设首批分中心。上海奉贤(化妆品)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验收并正式运行。闵行入选“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地区”。

  加大司法保护力度。2024年,上海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47388件,审结52061件,同比分别下降28.28%和11.74%,知识产权案件上诉率4.34%;判处惩罚性赔偿案件25件,判赔金额总计1.1亿余元。全市检察机关共受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744件,批准逮捕584人,提起公诉1702人。市公安局共侦破知识产权相关刑事案件130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414名,涉案金额85亿余元。市高级法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知产审判工作现代化 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意见》。市检察院推进落实知识产权案件“一案四查”等综合履职机制,办理综合履职案件459件;加强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整治工作。

  加大行政保护力度。2024年,全市共立案查处商标、专利等违法案件1402件,罚没款1798.58万元,其中假冒专利案件24件。全市共立案受理专利纠纷行政案件2964件,结案2950件。全市两级文化执法部门共立案查处版权案件60件,行政处罚41件,罚没款62.89万元。全市100家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共受理知识产权纠纷近2.3万件,调解成功1.3万件。上海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共受理知识产权案件791件,争议金额人民币25.93亿元。长宁、虹口、宝山、嘉定深化知识产权跨部门保护协作。

  四、知识产权服务不断优化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市知识产权局打造“1+1+X”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优化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窗口“一门式”服务,更新“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接入事项清单,10项区统管事项纳入区综窗服务范围。新增WIPO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筹建机构3家,备案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1家,认定市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9家。新建市级专利导航综合服务基地2家,认定专利导航服务支撑机构2个。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系列活动、知识产权服务中小企业专项行动。市版权局完善版权社会服务体系,新增版权服务点23家。徐汇区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第二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城市。

  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市知识产权局深化知识产权服务领域扩大开放试点,首家外国专利代理机构常驻代表机构完成备案在浦东新区运行。指导市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协会召开第二届第四次成员大会,指导协会开展头部机构评估评选和实务技能大赛。指导漕河泾开发区深化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建设。上海1家服务机构负责人当选中华全国专利代理师协会副会长、16家机构负责人当选常务理事及理事。

  优化代理行业监管模式。市知识产权局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打造“数字+信用”监管模式,依托数字平台完成全市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的信用档案建设。构建“信用+”监管服务体系,指导市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协会推出首批62家诚信专利代理机构。全年共查处知识产权代理违法案件14件,责令整改30家,对206名首次执业专利代理师开展执业培训。全市专利代理机构总数达362家、专利代理师2484人,备案商标代理机构 1923 家,分别同比增长 6.47%、12.04%和 17.55%。

  五、知识产权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持续加强国际合作。高规格举办以“知识产权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十一届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协助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沪举办中日韩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和用户交流活动。持续推动落实市政府与WIPO新一轮合作谅解备忘录,支持指导绿色技术银行参与WIPO GREEN城市加速项目。支持WIPO仲裁与调解上海中心作出首例仲裁案件裁决,并深化与我国法院诉调对接合作,截至2024年底,WIPO仲裁与调解上海中心累计接受我国法院委托调解案件140余件。市商务委支持上海经贸商事调解中心与欧盟仲裁协会等加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领域国际合作。

  持续加强人才和智力支撑。市知识产权局落实《关于加快建设上海高水平知识产权人才高地的实施意见(2023-2025年)》,制定实施年度培训计划,组织开展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集中托管培训项目等,累计培训企业知识产权人才414人次,举办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执法人员培训班 122 次。组织开展2024年度上海市经济系列知识产权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共有25人通过评审获得高级知识产权师职称。新认定市级知识产权培训基地6家,组织开展重点公益培训项目7项。圆满完成全国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上海考点保障工作,上海考点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市经济信息化委举办“小巨人”企业知识产权创新提升高级研修班。市商务委指导举办第六届沪港商事调解合作交流活动。市卫生健康委举办第三届“春昇杯”医学创新人才大赛。

  持续加强文化建设。在全市组织举办以“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促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开展各类主题活动近200场。发布2023年上海知识产权白皮书、知识产权保护和改革创新工作十大典型案例等。市版权局发布年度上海版权服务优质和优秀项目及版权十大典型案件。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商标专利执法、商业秘密保护典型案例。市国资委举办上海国企法治讲堂。上海法院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及典型案例。市检察院发布知识产权检察白皮书及典型案例。开展第39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知识产权小达人”专项奖评选,举办上海市大学生知识产权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