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038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时间:2025-05-12
顾伦、刘伟、张立军、谢应波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深化漕河泾开发区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示范区建设,化“知产力”为“新质生产力”的建议收悉。经会同徐汇区人民政府相关部门共同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出台地方具体的知识产权服务业扶持政策
2024年底,市知识产权局制定发布了《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关于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该政策作为市知识产权局当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之一,明确了营造高水平知识产权服务业营商环境、培育高水准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打造高素质知识产权服务人才队伍等3个方面16条扶持措施。此外,我局以修订本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契机,自2025年起在知识产权专项资金中专门新增扶持专利代理机构高质量发展的资金预算额度。
徐汇区作为上海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最集聚的区域,先后引入上海商标审查协作中心、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上海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四中心”等市级功能型平台落户徐汇,并投入专项资金全力保障“四中心”建设。近年来,徐汇区人民政府通过完善区级知识产权扶持政策体系,支持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加速发展。2017年—2022年分别出台了《徐汇区关于加快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扶持办法》《徐汇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徐汇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实施细则》《徐汇区加快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有效期至2025年);明确了一系列惠及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人才的扶持政策,对年度知识产权相关业务营业收入首次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给予一次性奖励最高50万元,对漕河泾开发区企业的专利代理师累计给予人才奖励62万元。近两年,给予漕河泾开发区企业质押融资补贴近百万元,对4家单位从事科研工作或知识产权相关管理工作的21名人才给予人才租房补贴。自2019年起,漕河泾开发区内企业积极参加徐汇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项目,共有38家单位参与3大类14个大项85个子项目建设,并获得财政资金支持总计4000余万元。此外,徐汇区联合漕河泾开发区,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做大做强和业务多元化,并正在探索推进外国专利代理机构常驻代表机构试点工作。
下一步,市区两级层面将继续为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与资源支持。徐汇区日前已发布专业服务业相关政策和“新质服务商计划”实施方案,推出9条支持专业服务业发展举措,明确对引进和集聚的高能级机构,细分领域的优质企业、高成长企业和潜力企业,升级成为总部或总部型机构,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企业同新业态融合发展,行业绿色转型,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或网点,赋能企业科技创新,专业服务机构品牌建设等,分别提供100万元至3000万元不等扶持;同时设立徐汇新质服务券,专业服务机构每年可兑换最高50万元。首批支持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两家单位获得首批新质服务商授牌。
二、关于持续推进产业资源对接与知识产权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培育本土服务机构,支持本土民营服务机构做大做强
为发挥头部机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质效提升,我局近年来指导市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协会,连续开展三批次上海市知识产权服务领域头部机构培育及两批次上海市知识产权服务领域杰出人物培育工作,共培育全市知识产权服务领域头部机构29家、杰出人物60位。2024年,我局支持中华全国专利代理师协会换届工作,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负责人当选副会长,16家本市机构负责人当选常务理事或理事,上海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全国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截至2024年,徐汇区拥有160余家知识产权重要功能平台和服务机构,其中22家机构获评国家级资质称号,占上海市同类机构的六成以上;拥有全国首位知识产权领域“千人计划”专家以及各类领军人才92人;上海市首批12位高级知识产权师中,徐汇区占5位。漕河泾开发区作为徐汇区知识产权资源最集聚的区域,集聚了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等57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占全区的35%;其中,上海市知识产权服务领域头部机构20家,占全市比例超68%;7家代理机构当选中华全国专利代理师协会新一届理事,占全市比例近44%。
近年来,徐汇区知识产权局在我局的指导下,联合漕河泾开展知识产权领域系列重点工作。一是围绕PCT国际专利申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每年开展知识产权服务“入园惠企”、“向阳花圃”法宣沙龙等系列宣讲活动,向园区企业宣传知识产权政策和服务。二是走访重点企业和区域龙头企业,持续开展园区企业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入库等工作。三是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质押融资、专利商标保险等工作,2024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十四五”期间上海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国金资管-徐汇漕河泾开发区知识产权1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9家入池企业中有6家漕河泾开发区企业。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指导上海市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协会开展知识产权服务领域头部服务机构培育,加大对头部服务机构宣传推广和人员培训工作力度;支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培育服务新业态,拓展知识产权转化交易、评估、投融资等高端服务,更好满足创新主体多元化服务需求。
三、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行业监管
2024年,市知识产权局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部署,制定本市“蓝天”行动实施方案。坚持“无事不扰、服务常在、严格执法”监管理念,积极探索“数字+信用”监管模式,在完善闭环管理、推动信用赋能、加大打击力度、强化正向引导等方面开展知识产权代理行业综合治理。一是着力推动信用赋能行业治理。严格执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代理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按照“应列尽列”原则,对18家未按时提交年报的专利代理机构下调信用等级,对8家在规定补正时间内补交年报的机构进行信用评分修复。同时,加强信用评价结果运用,将“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比例与代理机构的信用风险等级挂钩,对信用较好、风险程度较低的经营主体,降低抽查比例。二是积极探索代理监管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开发建设集信息查询、场景分析、风险预警、核查处置等功能于一体的知识产权代理协同监管平台,建立全市知识产权代理信息共享和协同监管机制,构建全市知识产权代理监管“一体化运行、一平台协同、一张图感知”的新格局。三是重点整治不规范经营行为。通过统筹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非正常专利申请核查、网络监测等日常检查和专项行动,重点整治不规范经营行为,全年共检查专利商标代理机构196家,开展网络监测1333家;从严查处扰乱行业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本市知识产权执法部门查处专利代理师代理非正常专利申请、擅自开展专利代理业务、代理恶意注册商标等知识产权代理违法案件14件。四是持续加大代理行业正向引导。组织召开新设立专利代理机构执业指导会,开展首次执业专利代理师执业规范培训,指导市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协会组织全市专利代理机构参与《专利代理机构信用综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认定并发布首批62家上海市诚信专利代理机构,通过树立行业标杆强化正向激励效应,引导全行业深化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着力营造诚信经营、规范服务的行业生态。
2024年,徐汇区组织开展“蓝天”和“巴黎奥运会资格系列赛•上海”举办期间奥林匹克标志保护专项行动,出动执法人员356人次,开展专项检查127次;落实专利代理行为、专利真实性、商标代理行为和商标使用行为四项“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召开2024年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席会议全体会议,推进监管领域改革工作再上新台阶;开展两批次非正常专利申请专项排查工作,共排查475件非正常专利申请,主动撤回283件,主动撤回率达60%;在市知识产权局指导下,召开高校、医疗机构涉非核查工作会,从非正常专利申请的工作背景、法律依据、行为表现和申请处理4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加强对各区局代理监管工作的督导,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代理监管人员业务培训和情况交流,不断提升监管人员业务能力,并联合各区局认真落实《上海市知识产权局2024年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行动实施方案》各项工作任务。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
2025年5月12日
联系人姓名(处室承办人): 王运波 联系电话:23170437
联系地址:浦东新区世博村路300号1号楼 邮政编码:20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