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0994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3-08-02

穆竟伟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提案”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知识产权是激励创新的重要保障,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一环。上海以打造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和国际知识产权中心城市为目标,积极回应新兴产业领域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不断强化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持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法治化水平,努力构建“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一、关于“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水平”的建议

(一)提升知识产权综合保护效能

上海法院综合施策,着力构建有利于纠纷及时有效解决的案件裁判机制,努力提升司法保护水平。一是制定发布知产审判服务保障强市意见。上海高院制定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知识产权审判工作 为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明确上海法院加强新时代知识产权审判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二是加大违法打击力度。上海法院实施更大力度的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严厉打击情节特别严重的故意侵权行为。上海法院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的惩治力度,审结了一批重大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三是发布上海市知产案件管辖新规。上海高院会同市检察院、市公安局签署《关于调整本市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管辖的规定》,印发《关于调整上海法院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管辖的规定》,进一步健全知产案件管辖制度。四是充分发挥案件繁简分流作用。印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知识产权小额诉讼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积极推动知产案件适用小额诉讼程序。五是全面推广全流程网上办案。上海高院编写出版了《全流程网上办案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并录制“全流程网上办案体系介绍”的线上微课程教学视频,微法庭审理成为常用工作方式。

2020年至2022年,上海三级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35,565件,审结129,298件。在疫情防控形势下,同期结案率达95.38%,审判效率保持良好,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的知识产权司法保障。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开展的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检查中,上海法院名列前茅。2020年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成立20周年之际,还将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评选为“知识产权保护最佳实践单位”。2021年,英国驻沪总领事馆向上海知识产权法院致函感谢该院保护外商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2022年,上海法院4件案件入选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2021-2022年度知识产权刑事及民事十佳案例”。

上海检察机关深化知识产权检察集中统一履职,在全市各级院成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等专门办案组织,在强化刑事检察严保护的基础上,做到对民事、行政和公益诉讼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全覆盖,实现知识产权“四合一”检察综合履职。同时,加强知识产权检察与金融检察工作联动,探索建立知识产权金融工作检察保障支持机制,积极促进有关治理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市知识产权局不断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严格保护。一是优化知识产权顶层设计。市委、市政府印发《上海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纲要(2021—2035年)》。市政府印发《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并首次纳入市级专项规划。上海连续三年在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检查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首次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纳入上海市督查检查考核计划,全面压实属地责任。市财政部门首次将知识产权维权保护项目列入市级资助资金支持范围。二是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2022年,上海各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开展一系列执法专项行动,共查处商标违法案件1050件,结案980件,罚没款1147万元;立案专利侵权纠纷案件2040件,结案2050件。支撑全国首例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审结落定,并与市医保局建立联动机制,及时下架在医保挂网平台的侵权产品。上海推动长三角跨区域保护协作、推进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等案例入选知识产权强国建设首批典型案例。三是强化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完成建设,于今年2月正式运行,主要面向全市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产业领域企业提供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服务,截至6月已备案专利快速预审服务主体257家,收到预审案件近250件。上海奉贤(化妆品)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获批建设。

市司法局履行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统筹协调职责,推动印发《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3年工作要点》,在“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好法治保障”专章中明确,“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构建制度完备、体系健全、环境优越的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并细化形成重点工作任务书,研究确定长三角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海外维权、知识产权保护审判白皮书、浦东新区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等多项任务举措,明确责任单位和推进节点。印发《市司法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若干举措》,加强对知识产权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执法指导,切实防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优化知识产权等专业公证服务。

(二)加强新业态新领域知识产权保护

上海检察机关聚焦新兴领域知识产权综合化保护,逐步建立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社会治理需求、适应国际竞争的新兴领域知识产权检察保护机制,运用现行法律和规则对新类型知识产权进行创造性保护,保障研发创新的成果不受侵犯。依托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平台,主动参与完善数字经济背景下本市各类新型知识产权保护和治理规则,助力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

市知识产权局不断完善健全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进一步构筑知识产权保护闭环。一是加强电商领域知识产权治理。指导“拼多多”电商平台试点贯彻实施《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国家标准并通过验收,组织本市11家头部互联网企业提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倡议,指导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对电商平台知识产权纠纷出具专业咨询意见,缩短平台处理电商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时间。二是强化生物医药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累计审理18件生物医药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案件请求人大多为国际知名制药企业,双方当事人对案件结果颇为信服,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会同市医保局探索建立医药采购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共同起草形成《关于加强医药采购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三是探索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知识产权工作试点工作要求,研究形成了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试点若干规定(暂定名)。围绕加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会同法院、检察院、公安等部门加强涉数据知识产权案件办理等工作研究,结合实践积极探索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路径。

市市场监管局深入开展互联网领域执法专项行动,以冬残奥会标志、涉外高知名度商标为重点,积极开展网络监测,严厉打击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2022年共监测电子商务平台、自建网站等网络主体86.06万个次,监测各类商品信息5234.32万余个次,督促平台清理违法信息1292条。

(3)加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上海检察机关强化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和保护体系建设,高水平打造虹桥检察论坛,聚焦重点产业和高新企业的核心知识产权保护,建立面向全类别科创企业的全方位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积极参与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工作,助力数据知识产权保护暂行办法等规则探索确立,推动企业实现数据确权、授权及商业利用。

市知识产权局于2020年5月修订形成《〈上海市重点商标保护名录〉管理办法》,通过官方网站、新闻媒体等及时发布保护名录,并将重点商标纳入、移出和调整出保护名录的情况向社会公告。截至目前,上海市共发布十三批重点商标保护名录,纳入名录的重点商标共940件,涵盖了一批本市的老字号、著名商标、驰名商标以及涉外企业的高知名度商标。获得财政部门支持,对累计95项知识产权优秀维权项目予以资助资金支持,涉及92家知识产权维权单位。积极推动上海首个市场化的知识产权维权互助基金在临港新片区成立,截止目前已有加入单位和意向单位超过170家,基金初始累计金额超过120万元,并已为多家成员单位开展知识产权维权工作提供资金支持。

市工商联根据知识产权保护系列文件精神,以及全国工商联相关工作要求,将开展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培训纳入法治宣传重点,在年度法宣工作计划和“谁服务谁普法”责任清单中作出安排,例如邀请资深法官主讲“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与法律风险防控”、邀请法学专家和资深法务总监等围绕日化及相关行业开展商标维权和品牌保护专题讲座、组织民营企业代表走进市知识产权法院旁听庭审并以案释法等。

二、关于“构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格局”的建议

(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协作

包括新增管辖权法院在内的上海各法院积极与各级检察院、公安局、知识产权局等单位对接。建立联席会议、日常沟通联络、行刑衔接协作等工作机制,形成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保护合力。持续推进《关于知识产权民事、行政诉讼中刑事犯罪线索移送及同步审查的工作暂行办法》。

市检察院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意见》,与市知识产权局在加强业务协助、重大案件共同挂牌督办、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拓展协作配合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完善刑事司法保护规则。联合公安、法院创新探索商业秘密刑事案件提级管辖机制。与法院共同开展涉信息网络传播批量维权专项治理。联合知识产权执法机关、司法机关、行业协会等相关主体,共同研判分析知识产权服务中介机构影响本市科创中心建设的案件线索,推动解决知识产权服务中介问题。

市知识产权局与市双打办、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高法院、市检察院、市委宣传部等9个部门深入落实《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协作意见》,不断完善知识产权行刑衔接协作机制。配合市双打办印发《2022年上海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围绕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地理标志、奥林匹克标志、特殊标志等领域组织开展专项行动,加大打击力度。

市公安局结合“昆仑”“砺剑”等专项行动的深入推进,进一步加强与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沟通协作,建立信息共享、线索通报、案件移交、联合办案等机制,将保护创新企业和涉“进博会”、世界“500强”“中华老字号”等品牌知识产权作为工作重点,通过数据研判、行刑衔接、警企协作等方式不断强化对涉知识产权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2022年以来共侦破相关刑事案件1200余起,保护了300余个品牌合法权益,取得良好成效。

市市场监管局会同市检察院共同制定《关于加强市场监督管理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街接工作协作意见的通知》,围绕保障食品安全、知识产权.产品质量等涉及民生的重点领域,就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街接工作建立企业合规案件互商等六项合作机制。针对实践中移送数量较高的假冒注册商标案件形成首个行刑衔接类案证据指引,进一步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健全衔接工作机制、形成执法保护合力。

2022年,全市各级知识产权执法部门累计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知识产权违法犯罪案件(线索)55件,接收司法部门移送尚不构成刑事犯罪的侵权违法案件3件。

(二)构建知识产权保护维权援助体系

市高院发布《关于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上海中心诉调对接的工作办法》。2021年至今,上海法院已委托WIPO仲调上海中心调解案件68件,结案59件,调解成功19件,成功率32.2%,案件涉及美国、瑞士、法国等13个国家的当事人。

市检察院推动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平台,依托服务区域内科创功能承载区,承担平台预警等功能建设。建立知识产权刑事法律修改及政策变动动态跟踪机制,及时发布风险预警报告、提示,指导创新主体对其拥有的知识产权质量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加大海外维权援助力度,依托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平台,强化对知识产权恶意维权的信息汇集、政策指导、预警提示、专家支持、法律援助。完善国际展会知识产权服务机制,通过设立工作站、检察官办公室,进驻会展检察服务站,为展会提供法律咨询、信访接待、执法监督等服务。

市知识产权局指导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共建成维权援助工作站25家,维权援助工作分中心1家,初步形成了维权援助服务“一张网”在全市多区域、多领域的协同布局建设工作。将保护中心“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三大职能与园区产业发展需求相结合,为园区企业提供专利快速预审、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知识产权保护培训等综合性知识产权服务。保护中心设立举报投诉热线,受理侵权投诉和咨询,其中以中小微企业侵权投诉为主。

(三)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社会共治

上海法院长期以来坚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司法服务活动,包括典型案例和白皮书的发布、走访调研辖区园区和企业、举办司法保护座谈会等系列活动,回应企业司法保护需求,以高质量知识产权司法护航高质量发展。

市检察院通过多种方式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在今年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全市检察机关以“守沪创新 真知卓检”为主题,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知识产权保护专题宣传活动。组建知识产权检察专业讲师团,针对本市不同类型科创园区和企业需求,开展“服务创新知识产权巡回课堂”主题宣讲。充分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渠道传播知识产权保护要点和精品案件,不断提高群众法律意识,营造人人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氛围。

市知识产权局建立知识产权满意度调查制度和保护水平评估制度,开展调查、评估并形成报告。深化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建设,与市司法局联合印发《上海市关于加强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指导上海市知识产权民事纠纷专业调解委员会制定《诉调对接管理暂行规定》,调解员队伍扩充至80余人。推动各区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保险贴费、证券化贴补的支持政策。将知识产权保险工作纳入相关市级知识产权项目认定验收的重要指标。2020年以来,联合各区知识产权局组织开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入园惠企”行动,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活动近150场,涉及企业园区近2万家次。2022年,本市知识产权保险投保801笔,保额2.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5.9%和94.5%。本市“上海市知识产权保险服务新模式”等2个案例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银保监会、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首批20个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及保险典型案例。

市司法局注重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在知识产权法治保障中的作用。全市从事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律师事务所约120家,部分律所同时具有专利代理资格和商标代理资格,可以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和国内外知识产权方面的服务。市区两级司法行政部门每年组建律师志愿服务团,为民营企业提供“法治体检”公益法律服务。组建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小组,连续多年为进博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知识产权政策宣讲、法律咨询等公益服务。包括东方公证处、徐汇公证处等全国知识产权公证服务示范机构在内的全市25家公证处积极开展知识产权相关公证业务,主动对接科创园区、重点企业,针对企业需求设计配套公证服务方案,优化知识产权等专业公证服务。强化对知识产权纠纷解决力量的培育、扶持,全市共成立了16家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组织,知识产权专职人民调解员52人。上海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仲裁与调解上海中心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涉外)仲裁业务。此外,市司法局十分重视推动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专业性和服务质量提升,指导市律师协会等行业协会强化知识产权法律业务培训研讨和能力建设,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专业性和服务质量。

市银保监局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险的高质量发展,在多个政策文件中明确提出鼓励辖内保险机构聚焦重点领域,面向产业链、创新链开展专业化、精细化的知识产权保险服务。目前,人保财险上海市分公司、太平洋财险上海分公司、太平洋安信上海分公司等多家在沪保险机构均提供专利执行保险、海外侵权责任保险、专利被侵权损失保险等保险产品,同时正在积极探索商标保险、地理标识保险等。

下一步,上海将继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切实加强行政保护法治保障,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质效,积极回应产业知识产权保护需求。

一是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全力保障科技创新。切实加强对创新主体和创新投入的保护,切实加强对“卡脖子”等关键核心技术的保护,尤其是加强对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原创程度较高、研发成本较大、研发周期较长的科技创新成果的保护力度。上海法院将通过制定网络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审判指引,引领互联网产业创新,推动数字产业知识产权合理流动、有效保护、充分利用。加强涉网络平台知识产权审判,引导平台治理自我完善,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关法律适用解答,制定符合知识产权市场价值的损害赔偿规则。市检察院将围绕本市不同功能承载区发展特色和企业需求,积极探索新业态新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规则适用。市知识产权局将聚焦生物医药这一上海重点打造的先导产业,会同市医保局研究出台《关于加强医药采购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推动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尽快出台,并在浦东新区、临港新片区等重点区域开展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试点。市市场监管局将指导和督促互联网平台落实知识产权保护主体责任,对相关违法行为举报及时予以查处。

二是推进实施强市建设,服务国家发展大局。高标准推进实施《纲要》《“十四五”规划》,加大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打击和治理力度,健全行政部门和司法机关知识产权保护衔接机制。市高院将推动强市保障意见落地落实,支持和推动中、基层法院打造各有特色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品牌,引领上海三级法院找准国家战略在本区域的聚焦点和辐射范围。市检察院将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工作机制,打造融入本市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一体化检察服务体系。市知识产权局将加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工作力度,严格商标侵权行政执法,加强地理标志、官方标志、特殊标志、奥林匹克标志保护,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及技术调查官制度。市公安局将聚焦影响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影响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知识产权领域犯罪,依托“昆仑2023”“砺剑”等专项行动,力争再侦破一批重大典型案件,形成强有力震慑效果。对于行政部门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线索,第一时间提前介入、第一时间开展调查,切实形成工作合力。

三是完善协同保护机制,健全社会共治模式。结合世界知识产权日、知识产权宣传周等活动,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报道和政策解读,评选发布知识产权保护相关重点和典型案例。市知识产权局将深化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机制及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机制建设等,持续完善维权援助全市“一张网”,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调查,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市银保监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推动辖内保险机构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加强高水平保险服务供给,丰富知识产权保险产品体系,有效支撑企业创新发展。市工商联将深入行业商协会和重点园区、楼宇商会等,举办系列法治宣传培训、专题讲座等,并继续组织开展走进法院旁听庭审等活动,不断提升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应对知识产权侵权风险能力。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

2023年8月2日

联系人姓名(处室承办人):许斐       联系电话:23110842

联系地址:世博村路300号1号楼    邮政编码:20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