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专利预审助推技术创新 时间:2025-08-26 来源:光明日报

  8月21日,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举办“政府开放月”活动,30多位企业代表和市民实地了解上海知识产权事业改革发展现状和惠企政策,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

  座谈交流会上,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重点介绍了专利预审服务,为企业打开创新发展的“绿色通道”。专利预审不收取费用,是专利快速审查的途径之一。上海市企事业单位经审核通过、成为预审备案主体后,即可向中心提交专利预审服务请求,预审合格的专利申请可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快速审查通道,大幅缩短专利申请的审查周期。目前,中心累计受理专利预审案件13700余件,已有超过1万件专利申请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快速审查通道。

  “最快的一次,公司的发明专利从申请到获得授权,仅用了一个月。”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知识产权负责人王露指出,在技术迭代快、市场窗口期短的背景下,专利预审服务帮助解决了创新型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效率问题,让企业的核心技术能以最快速度获得法律保护,实现了从技术优势到市场竞争力的“无缝”转化。据统计,在专利预审服务的推动下,发明专利平均授权周期从2至3年缩短至3个月。

  “专利预审带来的不仅是速度提升,它对案件质量的要求比普通申请更为严格,实际上倒逼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自我要求。” 一家国内领先的燃料电池技术提供商表示,专利预审不仅是创新成果保护的“加速器”,更是提升企业专利质量、强化全员创新保护意识的“催化剂”,极大地强化了研发团队对“高质量专利”的认识和理解,为后续持续产出有价值的创新成果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和宝贵的经验。

  据介绍,上海持续健全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以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浦东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两翼”,推动在临港、黄浦等6个地区建设首批保护中心分中心,让知识产权保护的“触达”更快速。同时,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先导产业,创新设立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专业委员会,让技术支撑更快响应产业所需。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将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政府开放活动,切实增强政民互动、政企互动的质量和实效,让“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知识产权文化理念蔚然成风。(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 通讯员毛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