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跃居世界第一 上海探索成立联通世界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枢纽 时间:2020-04-17 来源:上海科技报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日前在日内瓦公布2019年国际知识产权服务、条约加入活动和收入情况。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通过WIPO《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了5.899万件专利申请,申请量超过美国跃升至世界第一。亚洲申请人提交的申请现已在全部PCT国际专利申请中占半数以上。

20年增长200倍 构建优质创新环境

1999年,WIPO从中国收到276件申请;2019年,这一数字飙升至5.899万件。短短20年,中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增长200倍。这与国内日益完善的知识产权创新环境密切相关。

早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的《上海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1-2020年)》中明确:到2020年,力争把上海建设成为“创新要素集聚、保护制度完备、服务体系健全、高端人才汇聚”的亚洲太平洋地区知识产权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近年来,上海市知识产权法院挂牌,中国(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成立,国际知识产权学院面向世界招生授课,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国际运营(上海)试点平台……上海正朝着亚太地区知识产权中心城市这一目标稳步迈进。

2019年,上海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17.36万件和10.06万件,同比分别增长15.54%和8.79%,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7.14万件和2.27万件,同比分别增长13.77%和6.58%,PCT专利申请量达3200件,同比增长28%,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98万件,同比增长12.88%,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3.54件,位居全国第二。

优质创新环境建设体现在多种方面。例如,在上海连续召开两届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上海都实现了进博会知识产权“零侵权”。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芮文彪说:“2019年进博会期间,在展会现场开设了专利申请优先审查受理和商标注册服务窗口,累计出动262人次开展驻场并完成巡查30余次,提供展商咨询服务18次,受理投诉2件。在连续举办七届的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上,也实现了7年知识产权‘零投诉’”。

提供优质服务练内功

每一个成绩的取得都是来之不易,上海知识产权工作的成绩单更是如此。为加快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中国(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服务能级,推动优化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机制,为更多企业提供便利服务。2019年浦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将服务覆盖范围由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进一步拓展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专利预审总量突破1000件,获得授权300多件。

2019年,上海首次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联合颁发上海市知识产权创新奖,上海联影等9家单位分别获得创造、保护、运用奖。联影公司知识产权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自2017年以来,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以平均每年50件的速度递增,迄今累计申请PCT国际专利近200件。

芮文彪说:“上海还将在立法上,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地方综合立法,积极配合做好《上海市知识产权促进与保护条例》起草工作;编制面向2035年的上海知识产权强市战略纲要。同时,起草了本市贯彻落实两办《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意见》的实施细则。持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以知识产权行政裁决示范建设、侵权纠纷技术检验鉴定等试点工作为抓手,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深化长三角地区和十二省市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信用体系建设,强化电商平台知识产权保护,优化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提升知识产权仲裁调解国际化程度。”

同时,探索设立中国(上海)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完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功能,深化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国际运营(上海)试点平台建设,支持试点平台强化知识产权运营联盟及重点产业交易平台建设,以服务“一带一路”和支撑国内产业升级为重点,打造立足上海、服务全国、联通世界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的关键枢纽。

(戴丽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