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海知识产权白皮书 时间:2013-04-27
上海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办公室
二〇一三年四月
2012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出台了《上海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战略纲要),提出了建设亚洲太平洋地区知识产权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开启了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知识产权政策法规
在本市知识产权整体战略设计方面,市政府颁布了新一轮战略纲要,提出了到2020年力争把上海建设成为“创新要素集聚、保护制度完备、服务体系健全、高端人才汇聚”的亚洲太平洋地区知识产权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明确了未来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重点和主要措施。
在加强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有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方面,市人大通过了《上海市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条例》,提出了完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建立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机制、建立知识产权违法行为举报投诉奖励机制、强化会展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作措施。
在推进著名商标保护和品牌建设方面,市政府公布了《上海市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规范上海市著名商标认定工作,强化对著名商标的培育和保护。市工商局制定了《上海市实施商标战略中长期规划纲要(2011-2020年)》,大力推动上海实施商标战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商标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营造更好的商标发展和保护环境。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商务委、市财政局、市版权局、市质监局等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本市加强品牌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上海市加快自主品牌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在提升专利质量和专利综合能力方面,市知识产权局、市财政局共同修订了《上海市专利资助办法》,调整了资助方式,明确了资助重点,扩大了资助范围,加大了资助力度,使资助政策重点向提升专利质量和企业专利运用、保护、管理综合能力倾斜;公布了《上海市专利一般资助申请指南(试行)》和《上海市专利资助资金管理办法》,规范了专利资助的审核和操作;出台了《上海市企事业专利工作试点示范单位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企事业单位专利工作管理。
在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方面,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制订了《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文件,支持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和保护,鼓励企业建立专利联盟;发布了《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高技术服务业专项工程实施管理细则》,支持包括知识产权服务业在内的高技术服务业发展。
在推进知识产权转化方面,市教委发布了《关于开展上海高校技术转移中心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加快构建和完善高校技术转移体系。市农委起草了《上海市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后补助实施办法(讨论稿)》,鼓励个人和企业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化育种,在获得新品种自主知识产权并应用转化后给予补助。
市知识产权局、市商务委等部门还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上海市服务外包产业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导相关企业在服务外包业务中管理和保护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创造
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企事业单位的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明显提高。2012年,上海市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继续保持稳步上升和提高的态势。
全年专利申请量为8268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37139件,同比增长15.5%。专利授权量为5150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1379件,增长24.2%。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为1024件,增长20.9%。截止2012年底,上海有效发明专利量为40309件,增长29.5%;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7.2件(按照常住人口2350万计算),超额实现了市政府提出的“到2012年底上海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6件”的目标。
至2012年底,有效注册商标总量316442件。当年共申请商标91867件,同比增加7869件;注册商标59679件,增加3139件;中国驰名商标134件,增加13件;上海市著名商标1038件,增长13.2%。
一般作品登记数量为70633件,同比增长19.5倍,占全国登记总量的10.27%;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为12814件,增长22.9%,占全国登记总量的9.2%。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406件,同比增长34.89%,占全国登记数的25.2%。累计已获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1767件,占全国登记总量的27.2%。
申请植物新品种37件,同比增加11件;授权5件。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生物医药、新材料、资源环境与节能及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由行业龙头企业牵头,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内企业67家单位共同参与的“上海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攻克了一批产业共性技术,开发新产品76种,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48项,实用新型专利47项,软件著作权64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5项,形成国家标准20项,行业标准62项;市建交委实施重大科研项目提升创新能力,2012年重大科研项目获得发明专利76项、实用新型专利22项。
知识产权运用
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各部门聚焦重点产业,多措并举,切实推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市科委等相关部门推进组建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了新装置和成套设备24套,新建工程项目8项,新建中试生产线55条,联盟技术攻关成果带来的直接产品收入约108亿元,技术性收入约2.8亿元。
市经济信息化委等部门继续开展专利新产品认定工作,“660MW等级超超临界锅炉”等45个产品被认定为2012年度上海市专利新产品。
市商务委加强技术进出口环节的知识产权工作,全年技术进口合同总额为43.46亿美元,其中专利、专有技术等合同15.21亿美元;技术出口合同25.88亿美元,其中专利和专有技术5.58亿美元。
市卫生局建设了“上海医药卫生技术转移服务平台”,目前平台已拥有卫生系统及企业会员130个,收集转化项目120项,推广项目5项。
市知识产权局举办了以“专利保护创新,智慧改变生活”为主题的“2012年第六届中国上海专利周”,共有涉及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等领域的7个专利项目成交或达成初步成交意向,两者成交额共计1.06亿元;市知识产权局下属单位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全年筛选推荐100多个专利技术项目参加本市和外省市兄弟单位的专利技术展示交易活动,有近20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据统计,全市经认定的技术合同成交金额588.52亿元,同比增长6.9%。成交项数27997项。全年共完成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242件,涉及合同金额共6.86亿元,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54项,涉及合同成交金额共13.63亿元。此外,有关部门还积极推动浦东、徐汇、闵行、杨浦、闸北等五区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有80家企业从银行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贷款2.32亿元。
知识产权保护
联席会议各部门和区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工作,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环境。
1、司法保护
全市法院努力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积极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全年共受理一、二审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4575件、审结4534件,同比分别增长44.8%、43.0%。其中受理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3420件、审结3404件,同比分别增长42.9%、41.1%;受理二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557件、审结564件,同比分别增长19.3%、22.3%。在审判中,法院坚持贯彻全面赔偿原则,依法判决侵权人赔足权利人经济损失以及合理维权成本,促进创新和公平竞争。受理一审知识产权刑事案件586件、审结550件,同比分别增长117.8%、100.0%;受理二审知识产权刑事案件8件、审结13件,同比分别减少68.0%、23.5%;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判决469件821人,在处刑上,被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25人、3年以下有期徒刑88人、拘役29人(不包括适用缓刑)。受理一审知识产权行政案件4件、审结3件。在收案数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知识产权条线同期结案率达99.2%;一审服判息诉率为85.9%,同比增长3.4%;审限内结案率为96.7%,同比增长0.1%;民事案件调撤率为64.8%,同比增长2.2%。各法院及时发现、审理、审结了一批在法律适用上具有示范意义的新类型案件和疑难案件,胡进庆等诉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葫芦娃”动画形象著作权权属纠纷案入选高院发布的首批参考性案例。市高院民三庭荣获“2012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金奖(中国)保护奖”。检察机关进一步推动专业化办案,加强集中公诉,提升打击力度。本市检察机关侦监部门共受理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罪案件288件、涉案452人,同比分别增长21%和8%;批准立案239件,同比增长13%,逮捕349人。全市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受理侵犯知识产权案件1037件、涉案2101人,同比分别增长135%和147%;提起公诉584件,涉案977人,同比分别增长114%和82%。
2、行政保护
各行政执法部门完善执法机制,加强市场监管,继续保持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市商务委发挥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工作机制作用,下发了《上海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规则》和《2012年上海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承办了全国打击侵权假冒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会议,强调通过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提升执法打击能力。
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办公室协调联席会议相关成员单位以杨浦区五角场街道、徐汇区湖南路街道为试点,启动了上海社区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建设试点工作。
公安机关将侵犯知识产权、制售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社会反映强烈的假冒伪劣食品、药品、保健品、烟酒制品、日化用品等民生类商品的违法行为作为打击的重中之重,会同多个省市发起打击侵权伪劣跨省市集群战役,全年共立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282起、破案104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409人,收缴赃款、赃物价值近3亿元。
市工商局组织开展了13项全市性专项执法行动,检查各类市场经营主体16万户次,立案查处侵犯商标专用权案件2402件,罚款总计1888.84万元,取缔售假窝点93个,移送涉嫌商标犯罪案件41件、涉案人员45人。
市版权局积极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重点推进政府机关软件资产管理制度建设、新闻出版行业企业及国有企业开展软件正版化自查整改工作、三星级以上宾馆软件正版化工作;已完成对本市13家重点新闻出版行业企业、53家五星级以上宾馆以及市国资委所属50家二级国有企业使用正版软件的检查整改工作;与市扫黄打非办公室、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合作开展了对出版物市场、印刷业的专项整治,继续开展“剑网行动”。
市知识产权局依法行政,受理各类专利纠纷案件55件,结案53件;加强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全年先后派出专利行政执法人员83人次以及专利代理人138人次入驻36个大型国际展览会,现场受理专利侵权纠纷投诉251件;协同相关部门在全市商业系统深入推进“销售真牌真品,保护知识产权”承诺活动,参与单位达到220个,涉及门店4373个。
市、区两级农委系统全年出动执法人员3633人次,对种子、农药、肥料经营企业及转基因食用油加工经营企业等进行了2801个次的检查,整顿农资市场118个次,受理举报投诉21件,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75起。
市质监局开展“质检利剑打假”等行动,全年共立案查处案件1000余起,涉案金额1.58亿余元,罚没款金额为6780万余元,移送公安司法机关案件25起,捣毁窝点69个。
市旅游局修订完善了《出境旅游合同示范文本》、《国内旅游合同示范文本》等示范合同文本,严格旅行社带团责任,不带游客购买假冒伪劣商品。
全市城管执法部门进一步加大街面巡查力度,严格落实“五定”(定人、定岗、定时、定责、定量)执法措施,全年依法查扣非法音像制品、盗版图书、假冒侵权商品等15.2万余件。
市、区两级文化执法部门着重保持对印刷、出版物、互联网等领域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高压监管态势,全年检查与保护知识产权相关的各类场所18113家次,立案处罚364起,查处擅自经营场所682个、取缔违法经营场所423家,收缴盗版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261万余张(盘)、盗版图书报刊出版物45万余册(份)。
上海海关开展了“打击假冒药品、食品和汽车配件专项整治”、“出口侵权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打击行动”、“轴承类侵权商品专项打击行动”。2012年,共查获侵犯知识产权案件348起,案值人民币5280万余元,查获涉案侵权货物1870万余件,同比增长1.24倍。
3、仲裁与调解
上海积极拓展知识产权纠纷仲裁、调解等多元化解决机制。
在知识产权纠纷仲裁方面,上海知识产权仲裁院作为上海仲裁委员会附属的专业机构,拥有具备专业知识和背景的仲裁员近60名。2012年共处理各类知识产权类合同纠纷81件,涉案标的金额达10676万元。通过在仲裁活动中积极引导当事人变对抗为协商,有效降低了当事人解决纠纷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也减少了当事人的商业风险,保护了当事人的商业信誉。
在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方面,上海版权纠纷调解中心全年共受理网络传播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领域的争议调解项目194个,结案170个,其中成功调解项目103个,调解成功率为53%。浦东新区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纠纷案件45件,成功调解24件(其中著作权纠纷16件、专利纠纷2件、商标纠纷2件、商业秘密纠纷1件、合同纠纷3件),调解成功率为53%。杨浦区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全年共受理知识产权纠纷79件,成功调解23件(其中著作权纠纷47件,成功调解18件;技术合同16件,成功调解5件)。
知识产权管理与服务
全市各有关部门和区县围绕重点园区、重点产业、重点企事业单位发展需求,以重点项目为抓手,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
1、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工作。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在实施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以及推进高技术服务业、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等专项工程中,要求承担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企业设定科技攻关目标及知识产权指标,促进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
市科委在高端医疗器械、射频识别(RFID)、下一代宽带无线通信、薄膜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器、光刻设备和微机电系统(MEMS)等领域中,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专利态势分析和预警研究,研究编制“集成电路关键核心装备与特色产品和工艺、微创介入植入器材领域、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战略性产业技术路线图。
市知识产权局对“叠层太阳能电池”等三个大项目开展了知识产权评议试点工作,并进行经验推介;指导和支持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等三家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进行了专利战略研究制定工作;在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展了“知识产权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系列培训活动;上海市知识产权(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从国家知识产权局移植建立了国家十大重点产业专题数据库,并逐步上线使用。
2、推进企事业单位和园区知识产权工作。市经济信息化委等六部门认定25家企业为第二批上海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有效期为两年。
市工商局组织走访了44家企业,就商标的国际注册、运用管理和新兴行业的商标注册等方面予以指导和服务;走访了一批老字号企业和“南汇水蜜桃”等种(养殖)基地,支持老商标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商标的发展。
市版权局大力支持企业、园区(基地)参与国际和国家级的有关著作权创造、服务等评优活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大闹天宫3D》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金奖(中国)”作品奖,上海版权服务中心/上海版权纠纷调解中心被评为全国版权示范单位;组织开展市版权示范单位、示范园区评比工作,评出20家示范单位(园区);在静安、普陀、闵行、金山区以及上海广播电视台增设第二批版权工作站。市知识产权局认定了上海紫竹高新区等五个园区为第二批“上海市知识产权示范园区”,认定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六个园区为第五批“上海市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在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青浦园区启动了知识产权托管试点工作;指导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展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知识产权战略合作平台”建设;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项目,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成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试验区,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等5家单位成为首批“全国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培育单位”。市卫生局对20家卫生系统知识产权示范、试点单位开展实地调研,进行年度绩效考核。
3、加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市工商局提升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商标监管的工作能力,对商标到期续展、企业信息变更等及时发出商标预警14万多条,完成著名商标企业回访工作的网上记录,对第17批著名商标申报材料开展内部网上报送。
市版权局完成了“作品版权登记保护应用平台”一期的研发和试运行,并积极推动“创意维权”平台建设。
市知识产权局加大了上海知识产权(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建设和推广应用力度,全年更新各类专利信息数据272万余条,为企业提供专利信息检索分析课题80余个。至2012年底拥有注册用户5807家,较2011年新增886家,企业通过平台提供的在线数据库功能建立了网上专题数据库826个,较2011年新增123个。
市建设交通委启动了上海市建设交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工作,并已试运行。通过该平台将知识产权创造与获得情况纳入科研项目过程管理范畴,在科研项目成果验收、成果登记环节严格知识产权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的审查,加强知识产权信息的收集。
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本市相关部门和各区县重视知识产权文化建设,整合资源,加强协作,形成知识产权宣传和教育高潮,推进知识产权合作交流。
1、知识产权宣传
2012年,市知识产权宣传周组委会及其成员单位在全市举办了以“培育知识产权文化,促进社会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发布了《2011年上海知识产权白皮书》、《2011年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审判白皮书》,公布了2011年上海知识产权、商标、版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件,举行了上海知识产权保护状况领馆通报会、苏浙沪地区知识产权状况新闻发布会、2012上海品牌发展论坛;组织开展了对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案件的集中公诉、庭审直播和庭审录播等活动;制作了知识产权宣传展板在各种场合展示;编印和向社会公众分送了宣传折页;通过《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上海”在线访谈栏目和传统媒体等加强宣传;在东方网、新民网开通了“上海知识产权发布”的政务微博,东方网“上海知识产权宣传频道”年访问量超过325万人次;新纲要发布后,组织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和举办了系列专题培训,召开了全市推进大会进行动员和部署;完成了《上海世博会志》中知识产权章节的编撰工作。
市公安局深入社区、企业、院校等场所,通过法律宣传、案例讲评、防范提示等方式,大力宣传公安机关打击侵权伪劣犯罪成效,公布违法犯罪线索举报途径,向公众传授识假辨假的防范技巧,提高了社会影响力、群众参与度和满意度。
市工商局通过《解放日报》、《文汇报》、搜狐网等媒体,宣传近年来本市商标保护和发展工作成效以及商标侵权假冒典型案件。
市版权局联合市扫黄打非办公室开展2011年全国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活动上海分会场销毁活动暨“绿书签行动”签名活动;联合市文联召开“版权战略发展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主题研讨会。
市知识产权局分别组织召开了以“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为主题的“千人计划”专家座谈会、“合成生物学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院士专家座谈会和“知识产权服务女科学家创新”座谈会等;组织高校知识产权志愿者组成服务队深入企业、校区、街道广泛开展了知识产权宣传活动。
市司法局推荐在知识产权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律师参与专项行动媒体宣传,就知识产权案件和有关法律政策进行解读;组织律师采取多种形式,开展面向企业和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
全市城管执法部门积极加强对设摊当事人、沿街商家的上门告知或定点约谈,面对面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和劝导,督促当事人自觉放弃售卖侵权商品的行为。
市文化执法总队在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开展各种形式的经营者法制教育培训8批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4300余份,广泛宣传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辨别和抵制侵权盗版制品的基本常识。
市检察机关通过主流媒体和各大新闻网站,积极宣传检察机关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案件的重要部署、阶段成果、典型案件和经验做法;结合听庭评议活动开展法制宣传,以案例提醒公民要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增强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意识。
全市各级法院通过4·26期间的集中宣判、组织知识产权保护讲座、制作电视专题片、开展网络庭审直播、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深入科技园区座谈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有关法院编写了《商业秘密诉讼风险案例提示手册》、《企业知识产权简明提示手册》等向辖区企业发放。中央电视台、《解放日报》等媒体对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进行了多次报道。
2、知识产权合作交流
国内合作交流日益活跃。上海与广东、江苏等地知识产权局签署了《九省市专利行政执法协作协议》,与新疆喀什地区行署签署了知识产权对口支援合作协议书;举办了长三角地区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例会、长三角地区专利行政执法协作联席会议、长三角地区专利技术转移交流会以及上海-池州专利项目对接暨技术转移交流会;完成了2012年第四届北京国际版权博览会上海书展版权产业馆的参展组织工作;组织本市知识产权法官与广东高院、浙江高院、北京一中院的同行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进行了学习交流。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上海张江专利审查员实践基地全年共接受国家专利审查员5批共55人进行实习、调研和培训活动。
国际交流往来日益频繁。接待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高瑞、副总干事王彬颖,以及美、英、法等外国知识产权代表团数十批共上百人次。承办了以“知识产权与城市软实力”为主题的第九届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举办了第七届中日(上海)企业知识产权交流研讨会、“改善中美经贸关系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对话会,“中日韩船舶国际标准化合作备忘录签字仪式”;积极参与中欧、中日韩等国海关的知识产权执法合作,开展与国外海关执法案件数据交换;组团出访有关国家进行考察交流,派员赴巴拿马、韩国等参加国际知识产权研讨会。
知识产权人才培养
相关部门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人才培养和使用为中心环节,以高层次人才和实务型人才为重点,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2012年,上海有11人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库,有4人成为首批全国专利信息领军人才,有6人成为首批全国专利信息师资人才,各有2人分别入选首批全国企业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服务业领军人才,有5人入选首批全国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知识产权领军人才;有241人通过国家统考获得专利代理人资格;有96人通过考试获得“专利管理工程师”资格,迄今全市已培养“专利管理工程师”865人;有654人获得“上海市专利工作者”证书;有16855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知识产权公需科目继续教育。
有关部门还结合本系统实际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市农委对农业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知识产权专题培训,参加对象达493人次;市卫生局等开设了医学专利信息检索、分析与运用培训班;市工商局对近100名商标管理干部开展《上海市著名商标认定和保护办法》和商标监管信息系统实务操作培训;市版权局与市国资委合作举办了“企业信息化战略与版权保护”专题培训;市知识产权局举办了推进专利技术转化、专利行政执法人员基础法律知识等培训班;上海海关对一线执法关员进行假冒药品、汽车配件鉴别执法技能专题培训;市高院先后举办了知识产权审判、实施修正后的《民事诉讼法》专题培训。
2013年上海将围绕建设亚太地区知识产权中心城市的目标,着力抓好新一轮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知识产权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工作,推动知识产权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发展,为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