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援机场,守卫国门,市知识产权局系统志愿者在行动! 时间:2020-03-13
3月8日,根据市市场监管局有关通知,上海市知识产权局系统选派3名志愿者加入市市场监管局第一批支援机场志愿者队伍。他们将在上海防疫最前线的浦东国际机场驻扎执勤至少7天,为上海空港筑牢“防线”,守好国门。
临危受命,“疫”不容辞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当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力控制,抗疫形势呈现出持续向好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疫情在海外呈现扩散态势,社会对此高度关注,因此预防境外输入型病例成为目前抗“疫”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接到市市场监管局关于机场志愿者的报名通知后,市知识产权局在局系统内积极动员。最终,确定3名年轻同志加入市市场监管局支援机场志愿者队伍,他们分别是来自国际合作交流处的张涵,以及来自市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的谢孟尧、薛鹏。
3月8日上午,30名志愿者一同赶赴浦东国际机场,经过岗前培训、入住宾馆、领取证件及防护物资等环节,当天下午随即投入志愿者工作。
第一次上岗,紧张伴随着激动
“第一批同志已经上岗……请第二批同志今晚8点10分在大堂集合……其余同志暂定明天早班,分别于凌晨5点和凌晨6点出发……”
志愿者们在临时党支部的安排下,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第一天,薛鹏和张涵被安排到了8点10分的晚班,谢孟尧则被安排到了凌晨6点的早班。
第一次上岗穿戴全套防护装备时,彼此内心都有些紧张,甚至还带着一丝丝兴奋,志愿者们一边穿戴的同时一边讨论起防护服的穿戴方式。“一次性手套要戴两层,接合处也要用胶带绑住。”、“口罩要调整好两段绳子和金属条,否则几个小时都无法调整”、“防护服里面衣物要少穿一些,听说特别闷”、“衣服上名字写成什么才能一目了然”“如果不小心多喝了水,最好穿上成人尿布”……
换好防护服,志愿者们来到了工作岗位,他们的任务是配合海关对入境旅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登记和“健康云”网上登记,在简短的任务分工后,志愿者们随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用细致与耐心服务各国旅客
此次分流到志愿者们所在出口的基本都是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地或者有相关旅居史的旅客,通过登记可以确保追踪到每一位入境旅客的踪迹。在“健康云”登记环节,志愿者们被分成宣传引导、协助登记、特殊处置和核验确认四个工作岗位。
因为特殊处置环节需要解答各国旅客的疑问,对外语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张涵、薛鹏、谢孟尧三位同志则发挥自身所长,自告奋勇迎难而上。
3月8日晚上,张涵与薛鹏被分配到了一起,他们遇到了一位60多岁的日本老爷爷,不会中文,仅会一点英语,填写无从下手。张涵把自己日语的压箱底都拿了出来“東京から上海までですか,そうか。大丈夫,大丈夫,このAPPは,download please……”薛鹏则尽量用老爷爷听得懂的英语与他交流,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在日语英语手语三语混合中,他们与日本老爷爷完成了一次次沟通。
他们共同试了好几种方法,都无法成功申报,这时一位同事提出会不会是老爷爷填写在纸质表格上的手机号原本就是错的,于是大伙又用老爷爷手机拨打工作手机,显示的来电果然是个不同的号,这一次问题的症结终于被找到了!老爷爷知道后也表示很惊讶,并且不停地道歉,作为一个独自来中国不懂汉语的日本老爷爷,记住这么多信息确实难为他了。临走前,老爷爷给志愿者们不停地说“ありがとう(谢谢)”,并深深鞠了一躬。
3月10日晚上,谢孟尧在岗位上遇到两位Fedex货机的飞行员,两位都是美国人,却是从重点地区日本飞来,虽然在上海只住一晚,明天就会飞走,但是按照规定,他们依然需要填报信息。在随行机场工作人员无法解答有关问题的情况下,谢孟尧始终耐心地用英语向机长说明情况,并一一询问是否有国内手机号、是否在中国有亲戚朋友或同事、在中国向谁汇报、遇到困难找谁等等。经过不懈努力,终于使机组人员想起一份联络单,上面是他们往返的日期、航班号,以及最重要的:emergency contact(紧急联系人)和他的国内手机号。
志愿者们随即用工作手机拨打紧急联系人的电话,在确认了有关信息后,对Fedex机组进行了放行。机组人员对谢孟尧表示感谢,并非常美国地夸他英语不错,而谢孟尧也非常中国地挥手谦虚。
抗“疫”在继续,知产人勇往直前
穿上防护服,志愿者们有时需要坚持5、6个小时,在克服闷热口渴、缺氧、避免如厕等困难的同时,也要及时解决旅客的难题。“我们为解决每一件难事而由衷地开心,虽然存在语言障碍,但是国内外旅客的理解与配合让大伙非常感动,大家正齐心协力做好一件事,这是最让人感慨的一点。”他们说道。
在几天的工作中,三位志愿者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旅客,不仅有来华的外国人,也有一同归国的老年夫妇,带着小孩的年轻父母,着急转机的年轻人等等。他们遇到的问题也五花八门,有些不懂中文,有些没有中国手机号,有些有国内手机号却欠费停机,还有些因为形形色色的原因注册了却未能收到验证短信。而三位志愿者则运用自己专业和热情帮助旅客完成排查流程,在尽量提高沟通效率的同时保证登记万无一失,因为他们深深地知道,一旦有疑似或者确诊病例出现,这些将是找到密切接触者的重要线索。
抗“疫”仍在继续,故事仍在延续,在防控境外疫情输入的关键时刻,张涵、薛鹏、谢孟尧作为来自上海知识产权局系统的志愿者,秉承着知产人专业、负责的态度,为守好入境第一关,筑牢上海“防线”,共同战胜疫情奉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