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看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博“揽”全球要持续增强“进”的引力 时间:2025-11-07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一线见闻】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如约而至,更多八方来客叩响了中国大市场的“机遇之门”。
来自138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与商品同场交汇,其中覆盖123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兼顾中国之需与世界之盼。29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600余家首次参展企业“大大方方”亮出“家底”,46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领航人工智能、绿色低碳、低空经济等现代产业新赛道,破题银发经济、冰雪经济、汽车文旅等消费升级新需求。400余位政商学界知名人士将在进博会同期举办的虹桥论坛期间共商共议贸易安全、多边主义、全球南方、知识产权保护等全球治理和开放合作议题,发布21项成果文件……
通过进博会平台,中国持续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知识产权保护等开放创新,打造“投资中国”“购在中国”“出口中国”等品牌,为“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提供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博“揽”全球是目标,持续增强“进”的引力是实现路径。进博会的每一项成果、每一处镜头都体现着:中国通过开放的“确定性”,正在打造全球创新的试验场、利润场、应用场,愿与八方来客一道,把共享发展的机制做实、把合作共赢的方式做活,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更多的新动力。
【现场评论】
博“揽”全球要持续增强“进”的引力,这里所说的“进”,一层含义是全球要素“走进来”,另一层含义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前进动作”。
让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创新的试验场、利润场、应用场,描绘了一个开放与创新互促共赢的美好之境。实际上,早在首届进博会为开放与创新“搭台架梯”之初,知识产权保护就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基建力量”。习近平主席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上,围绕进一步扩大开放和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作出庄重承诺:“中国将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坚决依法惩处侵犯外商合法权益特别是侵犯知识产权行为,提高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显著提高违法成本。”
如今,进博会行至第八届。这一平台见证了罗氏制药十余款全球创新药通过“进博加速度”完成从展品到商品的蜕变,在中国近年来持续完善的医药领域专利保护、审评审批等制度的鼓舞下,今年又在华增资20亿元新建生物制药生产基地;新加坡音乐教育科技品牌 EE Music拿到进博会首张首展证明,赢得在华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的宝贵“时间窗口”,如今已经同很多中国音乐机构达成本地化合作;特斯拉、施耐德电气、超威半导体等一批又一批跨国企业,从上海走向中国东西南北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在富含知识产权保护等元素的制度型开放中,挖掘更广阔的市场机遇。
从进博会上法律服务“不打烊”,首发、首展、首秀安心亮相,连续保持知识产权“零投诉”,到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一站式”服务、“多元化”解决成为创新要素交易市场的“新标配”,首试空间、首设基地、首发经济全面开花,数据显示,2024年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满意度分别达到81.38分和81.02分。知识产权环境成为吸引全球要素走进中国大市场的重要“磁场”。
进博会常办常新,由高价值专利、高附加值商标、高质量版权、高效益数据资源、高水平集成电路、高品质地理标志产品等“筑基”的中国创新发展风貌,同样常见常新。此届进博会上,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带来了灵活机动的机器狗、《明日边缘》同款外骨骼、酷似游戏里火箭飞行兵装置的三涵道飞行器,令参观者不禁喊话《流浪地球3》“再不上映就从科幻片变纪录片了”;浙江展区设立“科技 AI板块”,汇聚了宇树科技、强脑科技、云深处及《黑神话:悟空》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技企业与创新力量,“能文能武”吸睛全球买手;一批新能源领域的“中国新势力”成为全球绿色创新链上下游寻求合作的“香饽饽”。
在进博会,看到前进中的每一处用功都作数。知识产权保护为中国的开放与创新标下的注脚,也总能常写常新。